首页

搜索繁体

第五十五章落寞的诗僧

    没一会功夫,李医的楼船就已驶出苏州城。

    在这艘楼船的后面,跟着苏州刺史等人乘坐的几艘官船,再后面则是无数民船。

    驾驶那些民船的,都是前来送行的苏州百姓。

    他们每个人都恋恋不舍的,不希望李医就此离开。

    而在运河两岸,早已挤满了前来送行的苏州百姓。

    当李医乘坐的楼船经过时,那些聚集在河岸上的苏州百姓纷纷长揖到地。

    “公子慢走!”

    高声送别的同时,很多人都已哽咽了。

    在此过程中,李医始终站在楼船甲板上,不停朝河岸两边的百姓们挥手示意,并拱手告别。

    一时间,整条运河都弥漫着一股离愁别绪的气氛。

    没用多久时间,楼船已驶抵枫桥码头附近,即将左转驶入运河主河道。

    就在此时,从枫桥码头那边突然驶来一叶扁舟,径直迎向这艘高大的楼船。

    在那艘扁舟上,站着一个身背行囊的和尚。

    这和尚大约五十多岁,身形消瘦,却穿着一袭宽大的僧袍。

    一阵风过,衣炔飘飘,很有几分世外高人的风度。

    这一叶扁舟的出现,立刻引起了大家的注意。

    包括李医在内的所有人,全都转头看向那个和尚,大家都满眼好奇。

    就在此时,那名和尚突然双手合十高声说道:

    “见过医公子,贫僧寒山子有礼了”

    “听闻公子要去往杭州,不知贫僧可否搭船一同前往?”

    “贫僧欲去天台,正好顺路”

    听着对方这番话,李医不禁愣了一下。

    寒山子!

    这位大和尚可是寒山寺的创建者,寒山寺也是因他而得名。

    而且这位是当世非常著名的一位高僧,有很高的声望。

    此外,寒山子还是一位著名诗僧,是古往今来文学成就最高的诗僧之一。

    他创作的很多诗词都脍炙人口,流传广泛,在后世也有不小影响。

    尤其他创作的大量白话体诗词,更是被后世很多学者推崇备至。

    在一定程度上,寒山算得上是最早倡导白话文的古代文人之一,其历史地位很高。

    “公子,这位寒山子是当世著名高僧,声望很高”

    “虽然他是佛门中人,但在江湖上也有不小的名气”

    “据说其出身很是高贵,乃隋朝皇室后裔,…”

    穆逢春低声介绍着寒山子的来历。

    没介绍几句,李医已微笑着点头说道:

    “我知道这位大名鼎鼎的寒山子,也读过他创作的诗”

    “不得不说,这是一位文采斐然,身具大才的和尚”

    “没想到会在这里碰到这位大师,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”

    紧接着,他就冲寒山子拱了拱手,微笑着朗声说道:

    “见过寒山大师,小子李医这厢有礼了”

    “今日能在此遇见大师,真是一件幸事!”

    “既然大师欲去天台,那就一起上路吧”

    “这一路上,小子正好可以向大师讨教一番”

    这次轮到寒山子发愣了!

    站在小船上的他,不禁有些恍惚。

    “楼船上的这位公子,真的只有十岁吗?未免也太妖孽了!”

    寒山子暗自吐槽一句,随即清醒了过来。

    紧接着,他就长揖到地。

    “那就叨扰公子了!贫僧不胜感激”

    李医则微笑着摆了摆手。

    “固所愿也,不敢请尔,大师请上船吧!”

    几句客套后,寒山子乘坐的扁舟已靠近楼船。

    在陈阿大等人的协助下,寒山子转眼就登上了楼船。

    来到甲板上,寒山子立刻合十施礼。

    “贫僧见过医公子,久闻医公子大名,今日得见,果然丰神俊秀,真乃人中龙凤”

    李医随即拱手施礼,客气地说道:

    “大师谬赞了,小子愧不敢当”

    “对于大师之名,在长安时,小子就无数次听人说起过”

    “大师所作那些优美的诗词,小子更是耳熟能详,非常喜爱”

    “只是没想到,今日会在这里碰见大师”

    “有大师同行,这一路必定非常有趣”

    “借此机会,小子正好向大师讨教一下诗词方面的事情”

    寒山子连忙摆了摆手。

    “讨教不敢当,贫僧虽略通诗文,却根本无法跟公子比较”

    “公子创作的那些诗词,比如《将进酒》、《黄鹤楼》、以及《念奴娇.赤壁怀古》等等,每一首都是千古绝唱”

    “贫僧尤其喜欢那首《念奴娇.赤壁怀古》,大气磅礴,一首词道尽了千古风流,令人叹为观止”

    随着他这番话,现场其他人都轻轻点了点头,显然深有同感。

    说话间,楼船已左转进入运河主航道。

    聚集在运河两岸的众多苏州百姓,纷纷长揖到地,高喊着公子慢走,在为李医送行。

    从运河上游而来的诸多船只,都纷纷停了下来,让这艘楼船先行。

    那些船只上的人们,全部涌上甲板,恭恭敬敬地在向李医行礼问候。

    在此过程中,李医亦不停在向两岸的百姓和那些船只上的人们挥手致意,在跟人们告别。

    看到这一幕,即便淡泊名利,早已看破世间名利的寒山子,也感到无比震撼。

    他快速扫视了一下运河两岸的苏州百姓,以及乘船一路送行至此的苏州官员和百姓,不禁暗自惊叹不已。

    从隋朝到唐朝,他活了五十多年,却从未见过如此令人震撼的场面。

    更让人感到震撼的是,被苏州百姓如此爱戴的,不过是个十岁的孩童。

    即便这个孩童是当今陛下的嫡长孙,这也有点惊世骇俗了!

    就算当今陛下亲自来到苏州,恐怕也无法得到苏州百姓这种发自内心深处的爱戴和尊敬。

    苏州百姓或许会山呼万岁,或许会一路送行,那却是因为畏惧权力,是对至高无上的皇权的尊重和敬畏。

    像这样发自内心的不舍之情,恐怕绝不会发生在第二个人的身上。

    想到这里,寒山子不禁愣住了。

    良久,他才清醒过来。

    紧接着,他感慨不已地说道:

    “这场面真是蔚为壮观!贫僧生平仅见!”

    “对于这些热情的苏州百姓,公子怎么看?”

    说着,他就指了指运河两岸的苏州百姓。

    但是,他的双眼却紧盯着李医,一刻也不曾移开。

    李医转头看了看他,随即微笑着说道:

    “苏州百姓的这份深情厚谊,让小子万分感动,也时刻警醒着我”

    “他们是我大唐统治的基础,只要民心在我,大唐必定江山永固”

    “借用大师的一首诗,国以人为本,犹如树因地。地厚树扶疏,地薄树憔悴”

    听到这话,寒山子顿时浑身一颤,差点就站不住了。

    而在他内心深处,却已翻起滔天巨浪。

    从这番对话里,他看到了一颗惊天的雄心和志向。

    寒山子沉默了,陷入了思考,久久不语。

    这艘楼船却一刻也不停歇,继续沿着运河向南而去。

    苏州刺史等人乘坐的官船,依旧跟在后面,

    他们准备效仿无锡的那些官员,一直把李医送出苏州地界。

    那些驾船而来的苏州百姓也一样,继续跟在后面送行。

    向前驶出去老远,直到再也看不到苏州城了,河岸两边的百姓才逐渐消失。

    即便如此,间或还是能看到一些百姓站在河岸边挥手送别,并高声问候。

    此时,李医他们已回到船舱,喝着热茶暖和身子。

    李医则跟寒山子闲聊着。

    对这位名留青史的诗僧,他充满了兴趣。

    “大师,据我所知,你是隋朝宗室之后,却不知因何出家为僧?”

    寒山子微笑着摇了摇头。

    “那都是前尘往事,过眼云烟,不提也罢!”

    “死生元有命,富贵本由天”